孔灵村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是绩溪县唯一有文字记载历史最悠久的古村。 据清代嘉庆《绩溪县志》记载,晋朝期间,浙江会稽山的人孔愉,因仰慕新安山水的佳丽而隐居于此。 为纪念孔愉悦,将这里命名为“孔灵”。
孔灵村是皖南山区具有独特风貌结构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人类聚居地,文风繁盛文化文脉悠久,保存了地方特色明显较为完整真实的古村落原型,收集了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古村落风貌完整性基本得到保护。
走进孔灵村,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的十账户巷巷垣门的“古孔灵”三个大字,笔力苍茫。 这是明代着名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笔。 这是孔灵村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沿着胡同走进村子里,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古民居。 这里是著名的汪氏大宅院,是孔灵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 “浧坡别墅”几个大字是胡适先生的笔迹。 宅邸现已出资收购翻新,改名为浧园,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浧园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多户民居连成一体,规模宏大,白墙黛瓦,错落有致。 内部各官厅按功能命名为峻德堂南屏读书堂亲睦堂耕读第忠烈庙兰香书屋等。 不得不感叹建筑结构的宏伟。 内雕梁画楼,莳绘彩。 到处可见的砖木石雕,雕工细腻,栩栩如生。 授予“江南第一家”答谢是孔灵村最大的亮点。
汪菊农位于孔灵村东北角的故居,是当时老徽商留下的遗产。 曾是著名徽派民居的典范,室内雕刻精致细腻,栩栩如生。 很遗憾,年久失修,已经损坏了。
孔汪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是孔灵的重要建筑,现已损毁。 绩溪民间一直有“两个半祠”的说法。 一个指城北的胡氏宗祠,另一个指孔灵的汪氏宗祠,一半指宅坦的胡氏宗祠。 由此可见,孔灵汪氏宗祠非同一般!
孔灵曾经的光辉,现在只能从纸上看到。 近代,孔灵村以蚕桑业闻名周边。 这里当时有全省最大的蚕种育种基地,为全县乃至周边县市提供蚕种。 制种业曾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为我县丝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新时代,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五百个工程的推进,孔灵村按照“修复古民居保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延伸产业链”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孔灵村发展规划。 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修复老旧石板路马头墙,完成“三线”基底和全村生活污水管网铺设工程。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养殖业和乡村旅游。 创新推出“八小工作法”,弘扬传统家风家训,重视教育,尊老爱幼。 多年来为村中八十九十岁老人庆生,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优良的村风民风滋润了每个孔灵人的心灵。
如今,走进孔灵村,到处新房林立,村容整洁,村民幸福指数上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