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是食材的“保险箱”
有些细菌温度越低越有活力
冻藏原理是利用水分冻结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缓食品及微生物中的各种生化反应,抑制各种酶类的活性以达到食品保藏的目的。
那么,冷冻室是食材保险箱吗? 答案是否定的。 冷藏和冷冻食品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细菌中有喜欢低温环境的“嗜冷菌”,温度越低越健康地生活,0~ 20是适合生长的温度。 在低温环境下,这些嗜冷菌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冬眠”。 相反,精神饱满地打开“俯卧体”。 如果我们冰箱里储藏的食物正好被这种菌污染了,那就反过来供给养分使其生长繁殖。
冷冻肉的营养打折吗?
1 .贮藏时间越长,口感越差
冷冻储藏时间太长的话,不仅营养会下降,口感也会变差。
首先,如果把肉分割后,没有及时保障一贯的低温储存门槛,在高室温甚至室外温度下运到经销商那里,在常温门槛上放置,等你回家后再放进冰箱,这样带回来的肉的营养成分,从屠宰到分割到运输都是一贯的毕竟,食物是一个动态系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食物中各成分不断变化。 其中包括营养成分含量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水分活度pH值等生化和物理化学特性。
2 .冷冻时间越长维生素损失越多
在家庭冷冻贮藏过程中,如果有人看守低温,肉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损失会比常温慢,损失的量也会少,但冷冻时间越长,维生素的损失肯定越多。 虽说我们指的是肉里的维生素c不满足每天的需要,但它多少会影响肉的口感。
3 .冷冻过度的话,脂肪氧化肉会变臭
过长的冷冻会使蛋白质和脂肪氧化,大幅降低香气和味道。 我必须提到脂肪的氧化。 不是植物油的专利。 动物脂肪中也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也会发生在动物脂肪中。 因此,越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脂肪,越容易发生氧化和酸败,使这种本来香嫩的肉不同于老“臭”——所谓的“鲜肉”和“老师跑”。 所以猪肉比牛羊肉储存时间更长更容易变得不好吃是因为猪肉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牛羊肉还高。
在上述基础上,肉色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暗,肉质组织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 肉内水分冷冻形成的冰晶逐渐变大,引起肌纤维蛋白质脱水变性,越来越干瘪失去弹性。 解冻后用水浸泡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柔软度。
总之,不好!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18这个数字。 是的,这是家庭冷冻肉的标准储存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突然停电设备老化安装错误等原因,家庭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能没有达到这个温度,请注意。
1986年,原商业部《储备冻猪肉管理办法》规定储备肉出库时胴体肉温度不得超过-15。 装车时,肉的温度不得超过-12; 倾印时的肉温不得低于-8。 无论何时发放,生产性冷冻库储存的冷冻肉生产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具体来说,在我们家庭的冷冻肉类期限之前,这里提供建议列表,参考——
牛肉:6-12个月
猪肉:4-6个月
生羊肉:6-9个月
生一只鸡:一年
切好的鸡肉: 9个月
动物内脏:3-4个月
生馅:3-4个月
烹饪猪牛羊鸡鸭肉:3-6个月
烹饪的肉菜:2-3个月
脂肪含量高的鱼肉:2-3个月
脂肪含量低的鱼肉:4-8个月
贝类海产品:3-6个月
生蟹:2-4个月
但是,我们回家的家畜肉,很难保证从买的瞬间到让别人放进自家冰箱的全过程都处于低温的门槛。 相反,常温暴露时间大多为几个小时到一整天,特别是在露天菜市场或小摊购买的东西,肉的安全性和营养都不是最佳状态。 此外,家里的冰箱未必能如愿-18……因此,在家冷冻储存的时间最好短于规定的标准时间,比如牛肉6-9个月内,猪肉4个月内等。 这样,无论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还是从营养和味道的角度来看,都更有保障。
买了肉类回来,这样处理更放心
1 .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如大型超市有质量保证产品可追溯性的网店等。 尽量不在路边摊贩和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小贩购买。
2 .采购生肉回家后,先清洗,控制水分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储存。
3 .避免整包冷冻储存,最好分成能一次吃完的量再储存。
4 .避免裸肉直接储存,最好放入保险袋/薄膜或保鲜盒封装后冷冻储存。
5 .放入冰箱前,如有可能,在保鲜膜或保鲜盒上填写当天的日期。
6 .定期打扫冰箱,该吃的就吃,不能吃的和错过期限就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