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智能分类垃圾桶前按下按钮,垃圾桶自动打开。居民熟练地打开垃圾袋将菜叶和剩菜倒入其中,然后将垃圾袋扔进另一个垃圾桶.这种扔垃圾的过程在济南很多小区已经成为常态,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了习惯。
厨余垃圾一直是垃圾分类中最头疼的问题,但也是值得挖掘的“资源宝库”。如何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问题?济南市济阳区给出新鲜答案:3354就地处理。
现在,吉阳区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场已经全覆盖,剩菜不用出小区就能转化成基肥,全市仅此一家。
市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处理“硬骨头”的在线局部处理设备
“餐厨垃圾处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垃圾,特别难!”
济阳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鲁通,从事垃圾转运分类工作10多年。在他看来,边角料和剩菜是废弃物处理中的“大问题”。“餐厨垃圾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单位用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路桐说,就像每个市民的经历一样,厨余垃圾往往是水汪汪的,容易腐烂,天热了,懒了就要忍受异味。
在处理过程中,厨余垃圾也是一种另类的存在。“目前垃圾处理主要是焚烧,但富含水分的餐厨垃圾也给后续的焚烧处理带来困难。如果将变质的餐厨垃圾强制焚烧,一方面会降低整体垃圾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变质的餐厨垃圾会腐蚀金属设备,影响垃圾焚烧厂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鲁通说,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之前,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一样处理,后来经历了“先分后混”的尴尬。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在积分兑换等奖励机制下养成了主动分类的好习惯,餐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起初,我们试图收集餐厨垃圾,并将其运输到大型垃圾处理机构,但成本高,效率低。”路通说,2020年济南发《关于推广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的实施意见》。当年3月,餐厨垃圾现场资源化处理设备在济阳区亮相,如今已建成9个设施。济阳区成为全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全覆盖的区县。
餐厨垃圾基肥体积减少95%
“别看地方小,每天能处理2吨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每天早上九点和晚上九点,厨余垃圾由街道收集车运回来。我们的工作人员把它和垃圾桶一起放在自动送料机上,然后倒入二次分拣台进行分拣。”该处理站负责人王说,回收的餐厨垃圾有时会混入塑料袋玻璃瓶等无法分解的异物。这个手术是为了清除这些异物。“接下来,我们将把分类后的餐厨垃圾推进粉碎机。粉碎后,废物将被运送到发酵室。”
“不要低估这些残留物。发酵后成为基肥。经过简单的二次加工,就可以变成营养丰富的有机肥,作用很大!”鲁通说,由于加工企业少,目前还没有直接实现基肥的加工,但已经超过了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这些残渣是最好的花肥,除了社区绿化,也是社区居民户卡积分兑换的抢手货。"
垃圾就地处理既节约了运输成本,又解决了终端分类问题。现在,济阳区还设立了“垃圾公交站”,各个乡镇收集的餐厨垃圾在站牌前等候,由专门的车辆统一运送到当地最近的处理站。
现场加工设备亮相。
取得新的成就,帮助建立一个“废物-
“9个站的日处理能力是16.1吨,完全可以满足初期的需求。但是现在每天的厨余垃圾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鲁通表示,这意味着垃圾分类的推广非常有效,使得餐厨垃圾的运送量大幅增加。目前当地处理不了的厨余垃圾都送到专业处理机构。
鲁通觉得餐厨垃圾是一个产业链。做好前端收集,增加收集量,也能诞生真正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加工企业。他说,济阳区正在规划建设日处理量100吨的大型餐厨垃圾处理站,彻底解决外运问题。
放眼全市,餐厨垃圾处理探索不断推进,创新方式和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8月,位于长清区的山东省首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试运行。一期工程日处理能力600吨。“厌氧发酵沼气预处理,好氧分解污水回用”工艺可以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
济南的一些农贸市场和大型社区也出现了餐厨垃圾的现场处理。从厨房拿出来的垃圾也可以为“无垃圾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