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温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无论是温高中的数量,还是学校的规模,还是学校的成就,都有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温大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地方发展水平,搭建高端产学研平台,努力做好高校地方发展的大文章,成为温州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技术孵化器人才蓄水池。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办学道路,在过去的十年中实现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17日,温州大学成功增补为博士学位授予机构。 这标志着温州大学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学位授予体系,办学水平和办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至此,我市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数量上升到全省第二位。
10年来,我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通近10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途径。
2021年4月,温州理工学院挂牌成立。 在一年多的办学实践中,温州理工学院积极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瞄准关键核心领域,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培养温州紧缺产业人才,推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等温州经济发展
2021年,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多家区域领军企业成立浙南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立足新产业和新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新需求,开展“场景自主感知与目标运动状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前沿领域研发。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等作为本地职业院校,更是紧扣“55”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学院专业设置,不断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温州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商业气息浓厚。 2022年,温州商学院新增创业管理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创业者和具有全球视野的职业经理人。
此外,温州还培育建设了高校市级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基地特色优势专业三项行动,常态化举办高校产教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通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取得显著成效。
10年来,温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助力温州产业提质增效,为温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苍南县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合作已有“前缘”。 2010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派出番茄专家宰文珊作为科技特派员赴苍南。 十多年来,宰文珊培育了“苍南越冬番茄”品种,并在当地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扶贫专业合作社等省级机构。
大学由城市兴起,城市由大学兴盛。 学校与区域融合,推动温州城市水平提升产业迭代升级创新活力迸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温州全力打造高等教育高地,为温州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不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