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仁:我们仔细研究了M5 EV和特斯拉Model Y的定价策略,发现M5EV在这个维度上特别针对Model Y。比如M5 EV的性能版31.98万元,只比Model Y的标准版贵2900元,也就是说买M5EV的性能版比特斯拉的标准版贵不到3000元。华为用性能版打标准版特斯拉,有点田忌赛马错位竞争的感觉。可以从这个角度去问世界的性价比。
至于来自对手的焦虑,我觉得会有重叠用户群的竞争。随着市场的发展,用户争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出货量的不断提升,必然会出现价格段重叠,进而用户重叠。A
《开聊》:2014年以来,我们成长了很多造车新势力,包括很多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目前纯电动汽车还没有人能超越特斯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何向明:其实特斯拉从品牌建立开始,就逐渐成为电动车的代名词。就像手机市场的iPhone,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印象很难撼动。大众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其实是很慢的。特斯拉早期进入市场花了很多时间,交了很多学费,但确实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甚至很多人因为特斯拉而知道了电动汽车。时至今日,这个品牌的形象已经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甚至产生了不理性。有很多“我就是喜欢特斯拉”的粉丝,在品牌塑造上过于领先国内厂商。
但如果你说要在品牌力影响力技术成就历史地位等方面超越特斯拉。这在短期内是绝对不可能的。特斯拉本身就是电动汽车的先驱。说白了就是第一款实现量产的播放器。它的历史地位已经在这里了。怎么才能超越?从影响力和历史地位来说肯定是没有办法的。能超越它的是市场销量以及公司的规模和市值。而国内车企市值最高的是比亚迪,超过万亿人民币市值,比特斯拉差7倍。超越它其实很难。
3.未来的电动车市场会怎样?
《开聊》:马斯克最近发表言论,“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像今天看待蒸汽机一样看待汽油车。现在汽油车的残值会比人们想象的低很多?”对此你怎么看?
张国仁: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我觉得有点太绝对了。我们完全可以对比消费电子行业。十几年前,一个土豪花了几万块买了诺基亚的滑盖手机。人们不会认为他是盲人,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时代最新的通信技术。但是现在,谁还觉得滑盖手机值几万块钱?
目前二手车平台上的燃油车已经很便宜了,但是燃油车肯定会有它的历史地位。即使电动车占90%,燃油车还是会有它的市场,有它的粉丝,只是人群会变窄。我觉得马斯克的话应该更严谨一些。可能90%以上的燃油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值钱,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用户的需求。毕竟燃油车代表了机械时代制造业的巅峰,这种感觉还会存在。
何向明:首先,传统燃油车本身的价值在下降。燃油车不用的时候是一坨铁,而电动车里面是镍锂锰等。从自身价值来说,电动车比燃油车高很多。其次,现在买新车的成本越来越低,那么旧车肯定会贬值,这是燃油车价值降低的核心原因。至于传统燃油车禁售导致价值降低等原因,我不太认同,还很远。
《开聊》:很多人都在说,汽车终将是纯电的天下。那么,几年后火热的增程式和插电式车型会被淘汰吗?
张国仁:现在大家的共识应该是,未来汽车100%是新能源。这是必然的,但不一定是纯电动的。至于是否完全用纯电动替代混动,其实选择权应该交给市场。对于跑长途等特定需求,混动其实更有保障,我觉得会长期共存。
《开聊》:现在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宣传五花八门,很多消费者对有轨电车一无所知。应该看舒适度,续航,电池性能,还是智能,服务网点,售后等?
我买的时候会考虑电池系统是谁集成的,是用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我可能会选择续航里程低的车型,更强调电池使用更稳定的材料,这样安全性更高。
张国仁:我觉得作为一个消费者,考虑这个车值不值得买,我觉得有两个维度可以参考。首先可以看发货数量。如果一辆车送的多,暴露的问题就更明显。如果有什么问题,在这么多样本下应该更容易暴露。其次,根据一个产品的迭代周期,可以判断一个产品在迭代到第三代第四代之后,仍然是有生命力的,同时产品还在越来越好,同时还有口碑,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这就是大家买特斯拉的原因,因为这是经过时间和大量样本验证的。硬件方案已经迭代到第三代,通过了周期的考验。
《开聊》:新能源汽车最终的市场格局会是怎样的?哪个品牌可能与特斯拉竞争?
张磊:我认为单个企业可能很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挑战特斯拉。即使是华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张国仁:第一,考虑市场,国内车企与特斯拉竞争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其实人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市场。我们有14亿人口,年销量2000万辆。这是很大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我认为世界上一半的新能源汽车将来自中国,就像手机一样。同时,在Top5的核心玩家中,至少有一半的品牌来自中国,我认为这在未来是完全有前途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