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把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作为增强产业韧性的重要手段。”田玉龙说,工信部将通过政策帮扶,督查减负,培新育优等举措,助力企业企稳向好。 赋能:做强数字化支撑 提振工业经济,抓住数字化这个关键词很重要。通过工业互联网加快“上云”“上链”,不仅帮助企业打通生产堵点,更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供需协同。 工信部数据显示,“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5G全连接工厂建设进一步提速。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云采购,云仓储,云调度……制造业领域数字化应用不断拓展。 安装8000平方米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每年节约用能成本14万元……川源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通过工业设备联网和用能大数据,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方案,降低用电成本。目前,风机,水泵等6个系列产品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下一步将全面升级优化‘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网络体系,应用体系,生态体系,培育更多应用于生产核心环节的典型场景。”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 7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在4月份下滑至负2.9%后,5月份转为正增长0.7%,6月份加快回升至3.9%,走出了一个V字形态势。 “6月份制造业PMI在连续三个月收缩后重新回到荣枯线的上方,非常不容易。应该说,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是非常明显的,也充分发挥了宏观经济的‘压舱石’作用。”田玉龙强调,我国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企业活力和发展实力。“我们有信心,有底气,也有能力应对各种艰难挑战,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总体局面。下一步,工信部将把提振工业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工业出口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从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来看,二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8%,比2021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信号。”田玉龙说。 从投资贡献来看,二季度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4%,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消费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表示,我国大部分消费品行业市场化程度高,进入国际市场早,生存能力强,上半年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体现出较强发展韧性。
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表现尤其突出,产销规模再创新高。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达21.6%。田玉龙透露,工信部正同相关部门加紧研究是否延续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问题,将尽快出台有关结果。 “其中,装备制造业快速回升,特别是6月份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了七成,装备制造业发力比较大,说明我们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田玉龙说。 田玉龙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和压力,经受了考验,成绩实属不易。同时,他认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不会改变,而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工业制造转型升级的态势没有改变。田玉龙表示,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推动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韧性的重要新动能。 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持续深入。余晓晖介绍,上半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更坚实步伐,在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领域深度拓展,“5G+工业互联网”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等10个重点行业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释放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介绍,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进程进一步提速。 余晓晖表示,2021年有25%的受调研企业已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常态。今年上半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延续了意愿增强,实践加速的态势。 长阳科技董事长金亚东坦言,挑战之下唯一的生存途径就是创新研发,打造自己的护城河。“我们已经过了利用人工成本来赚加工费的时代,好的企业应该瞄准一个卡脖子的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如果你的产品做到世界第一,那一定能具备定价权,同时也会跟客户,供应商产生黏性,也一定能有超越经济周期的韧性。” 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
乔宝华认为,我国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发展信心将逐步恢复,稳定经济大盘的各项政策措施也将迅速见效,主要工业行业的生产有望恢复,下半年工业经济将平稳恢复,逐步恢复到常态化发展状态。田玉龙在发布会上提出,下一步,工信部将把工业经济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促进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稳定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提振工业经济的系列政策要加快落地落地,支持各地政策措施要靠前发力,适当加力。一方面,引导扩大投资消费需求,特别是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快启动开工,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和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用一系列措施引导消费,扩大投资。陶青介绍,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健全大宗产品供应“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汽车芯片供应,推进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确保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平稳畅通。银保监会は7月19日、银保监会は近日、「保険贩売行为管理办法」を起草し、社会公开请求の意见。《管理办法》旨在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销售行为,统一保险销售行为监管要求。《管理办法》以保険贩売流程为主线,分别对保険贩売前、保険贩売中及保険贩売后的行为规则作了规定,涉及产品分级,贩売人员分级,禁止炒作停止及价格变动,禁止强制搭配和默认勾选等内容。业内专家表示,《管理办法》对保険贩売的各项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产品及销售人员分级管理在保険销售前行为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指出,保険公司应建立保険产品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产品结构复杂程度、保费负担水平及保单利益的风险高低等标准,对本机构保険产品进行分级。同时,对贩売人员进行分级。保険会社,保険中介机构在支持行业自律组织发挥平台优势推动保険销售人员销售能力分级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本机构保険销售能力资质分级管理体系,根据保険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销售能力,诚信水平,品行状况等标准,对所属保険销售人员进行分级,保険会社保険产品分级管理制度と衔接し、贩売能力资质実行差别権を区分し、各等级保険贩売者が贩売できる保険产品を明确に所属する。
《管理办法》提出,禁止炒作停售及价格变动。保险公司计划停售某一保险产品或者调整某一保险产品价格的,应当自作出停售或者调整价格的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在官方网站和营业场所向社会发出公告,但保险公司在经审批或者备案费率的费率浮动区间内调整价格的除外。公告内容应当包括停售或者调整价格的保险产品名称,停售或者价格调整的起始时点等信息。 将陆续出台分领域实施细则 在保险销售中行为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提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保险销售人员不得使用强制搭售,信息系统或者网页默认勾选等方式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保险时,发现投保人保险需求与所销售的保险产品明显不符,投保人持续承担保险费的能力明显不足等情形时,应建议投保人终止投保。投保人不接受终止投保建议,仍要求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应当向投保人说明有关风险,并确认销售行为的继续是出于投保人的自身意愿。 银保监会表示,《管理办法》是银保监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切实提升保险消费者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是健全行为监管制度体系,完善保险销售行为监管框架的基础环节。后续以征求意见稿为基础,将陆续出台分领域实施细则,全方位,系统化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争议解决业务中心副总监,商事与金融争议解决部主任裴虹博表示,《管理办法》系统规范保险销售活动行为,对于涉及保险销售的前,中,后行为管理提出了明确合规性行为规则要求,使得保险销售的合规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同时,《管理办法》将利于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7月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非常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高于上半年GDP 2.5%的增速。这其中,制造业功不可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8.%。专家分析称,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贡献的力量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多措并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尽最大努力保持制造业占比相对稳定,但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制造业数据亮眼 在这份成绩单中,制造业数据颇为亮眼。从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来看,二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8.8%,比2021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从投资贡献来看,二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7.4%,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3.2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良好,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12-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高新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从9.4%、28%上升到15.1%和32.4%,新能源汽车生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智能制造梁 “例如,传统汽车领域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特别是5G的应用,将推动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世界加速,无人车间等智能化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徐洪才说。 经济稳定工具包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上涨52.8%,环比上涨3.1%,新订单指数上涨50.4%,环比上涨0.2%,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涨51.3%,7.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制造业还将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徐洪才表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居高不下,未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原材料和粮食价格也存在不确定性。“由于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外需收缩等外部环境的课题可能会增加”。
1b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