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融。融是陈佐书法的最大的特点,也是有别于其他书家的特点。陈佐把自己的书斋定名为融斋,可见其孜孜以求于一个融字;陈佐师从这么多不同风格的书法大家,临摹这么多不同风格的碑帖,可见其要实践一个融字。书展一百多件作品中,几乎都有各种字体的书风互融的迹象。楷书是行楷,隶楷,如褚遂良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隶书的体势。行书上引入隶,篆。如王羲之用省笔,代笔,合笔,写出流便简易,峻险高深的行书。隶书上,引进篆书的金钩铁划,如有几幅写成赖少其体的。还有,就是几种字体融在一幅字中。陈佐曾指着他那幅得意的巨幅行书“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这个字融有哪几种体,说那个字融有哪几种体。我一看,真的,真,草,隶,篆都融合一起了。 正是这么融多体于一体,陈佐的字就既像他的这个老师,又像他的那个老师,又哪个老师都不像;其字体既是这个体,又是那个体,又哪个体都不是。陈佐的字,楷书端正有钟繇风,行书端秀有二王味,隶书古朴,上追汉韵,还有颜风柳骨,还有陈振濓,林剑丹,马亦钊,张如元…… 陈佐就这样地用气,用势,用融的手法,使他自己书法的境界里,呈现出一个端庄的小阳春气象了。 当然,还要有其他的更大的,属于他自己的气象。 如这端庄中要有儒雅,端庄中要寓流丽,端庄中要含婀娜。又如这端庄中还要有纵横开阖之妙,同时又要以隶笔作篆,楷书兼行;以篆隶笔法作行书,使字体遒劲峭执,既有雄强之势,又有灵动之气,从而呈现出端庄之中有重,大,拙之大美,在端庄中有属于他自己的自成一家的精,气,神的大气势。 这当然是更大的气象,更深的层次,更高的境界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