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
搬出旧房子
贫困村村民住在楼上
nbspnbspnbsp去年上半年,尹朝连和儿子住在原来的老房间里,外面下着大雨,房间里下着小雨。如果赶上下雪,连村里都出不来。
nbspnbspnbsp积米峪村包括积米峪东村积米峪西村溜马岭上弯弯曲曲的地火坑等8个自然村,听其名字,就知道村子有多偏僻。由于自然村分散,海拔高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积米峪村祖辈无法告别“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居住难发展难”的困境,全村也成为省级贫困村,建立的贫困户达151户332人。
扶贫不是养精蓄锐
村民自主劳动实现稳定脱贫
扶贫不是养活懒汉,搬出山沟的村民,要想稳定脱贫,就得靠自己的劳动。目前,积米峪村安置房党群活动中心设有电子商务产品展示区。村民们种植的小米核桃蜂蜜,是南山产的农产品,通过在线销售渠道走出大山。
[实时热点]
nbspnbspnbsp利用靠近市区这一便利优势,由村两委村内有钱人领导成立专门的外出务工组织,组织村内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外出务工,从事服务建筑加工等行业。积米峪村外出务工27人,老峪村外出务工60人。
nbspnbspnbsp针对有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建立档案贫困户,签订扶贫专职协议,通过从事防火护林员绿化管理人员治安巡查员等指定岗位实现就业,人均每月工资200元。积米峪专岗就业102人,老峪专岗就业53人。
nbspnbspnbsp对65岁以上贫困户老年人,由被扶养人村孝善理事会签订三方协议,每户每月补助80元,用于贫困户老年人养老保障。积米峪实施孝善扶贫20户,老峪实施孝善扶贫26户。
nbspnbspnbsp“村民们外出打工时,即使在家庭清洁和谐等情况下,也会进行分配,以确定年末分红的等级和金额。”。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村民们干活。
nbspnbspnbspnbsp
在nbspnbsp村打造田园综合体
可以在村民家门口打工
10日中午,济南市区仍雾蒙蒙,南部山区已是蓝天白云灿烂。生态是南部山区的自然优势,也是使贫困村稳定脱贫的重要线索。
nbspnbspnbsp西营街道办事处黄鹿泉村正朝着这条路努力。黄鹿泉村也是省定贫困村,成立的立卡贫困户112户249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山椒等经济作物,年人均收入1.25万元。2016年底,该村实现脱贫脱帽,所有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0.5-1万元左右。
nbspnbspnbsp目前进入黄鹿泉村,可以看到村庄的变化。沿街的许多房子都重新整修,换上了新中式的装修。这是因为2018年,黄鹿泉村引进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青山绿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土地搬迁800亩,建设民宿样板房1处,树屋儿童无动力游乐设施和和泉文化景区等文旅设施。
nbspnbspnbsp明年还将继续对该项目投资1.6亿元,发展智能农业大棚特色林果种植民俗旅游特色产业,当年投入运营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个,首先保障该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预计月薪2500元左右。村企共建民宿5~10家,村集体预计年增收200万元左右。
1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