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大学生融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联系,必须统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专业齐全。2022年高校毕业生估计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创历史新高。充分发挥大学生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看,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拉开帷幕。通过文明农村作风、良好家庭作风、朴素民风的培育,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廉政社会建设。在文化传承方面,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保护优秀农业文明,保护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农村民俗文化。在公共设施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在风俗习惯转变方面,要加强思想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同时要看到,与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相比,在公共文化设施创新、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手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近年来,通过逆向激励措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一些地方开设健身场所,增加体育器材,增加农村讨论场所和农村舞台建设。农村书店也进行了翻新和改进。但是,设施比较完善的村庄大多是示范村,许多村庄的文化公共设施利用率仍然相对较低。例如,农村书店不实用,健身设施和文艺设施也缺乏统一的活动组织和设施维护,不仅远远落后于城市公共设施,而且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是文化传播手段创新不足。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农村地区媒体的使用仍然滞后。农村观众媒体的使用明显简化。电视、网络PC终端等传统媒体仍然使用最频繁,移动终端利用率一直很低。此外,如何将农村居民的注意力从零散的视觉冲击吸引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农村居民吃饱变暖后才能走上农村的舞台和文化场所,如何让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么让农村居民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这些问题融入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成为农村文化传播的难题。
大学生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
大学生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