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能源和要素供应提高了消费者的信心。增强消费者信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释放内需潜力,对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优势,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能源供应紧张,但我国能源供应保护不断加强。1月至7月,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5%、3.7%和5.4%。同时,各地加强了保障运输物流畅通的力度,保障要素和生产流通畅通。1-7月全社会货运量降幅比1-6月缩小0.1个百分点。
有效的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目前,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国游戏的主战场,围绕高端制造、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竞争空前激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了实质性进展。7月,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高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2.7%和33.9%。
[财经资讯]
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企业分别增长8.3%和6.8%。总体而言,7月份我国宏观经济呈复苏趋势。但在经济稳步复苏的同时,房地产行业衰退、青年失业率上升等仍存在多重压力。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定。下一阶段,要巩固和加强国民经济复苏,进一步稳定经济大局。
三是全面巩固就业优先政策,提高经济增长就业动力。就业是人民最大的生计。近年来,我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就业放在“六稳”和“六保”工作第一位,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技能与岗位匹配。鼓励国有企业和高校合作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技术院校学生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正确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1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