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旭辉控股美元债也继续下行。在房地产行业缓慢复苏的当下,资本市场情绪持续波动。虽然旭辉控股在9月28日下午支付了2024年到期的5.55亿美元债券利息,总金额为1820万美元,但这一利好消息并没有冲淡负面影响,旭辉股债双杀的局面依然出现。公司多只国内债券也因大跌而临时停牌。
市场情绪也蔓延到了其他信用资质较好的民营房企。比如碧桂园美元债在没有重大负面消息的情况下下跌了5-6美分,新城控股和远洋集团美元债也下跌了5美分左右,龙湖美元债也下跌了3-4美分。钟君集团建业地产仁恒置地雅居乐等地产公司均出现小幅下跌。相反,绿地控股9月27日从股东上海地产借入14.5亿元人民币,其美元债务反而上涨了8美分。
据熟悉美元债券交易的人士透露,9月28日,旭辉控股卖出美元债券的70%来自买家的卖出,其余30%来自部分对冲基金的做空。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目前对旭辉的担忧不仅集中在天津和北京的项目上,这些项目最近有信托逾期或股票真实债务的传言。他认为,这两个项目的表外债务并不大,投资者更担心的是旭辉控股超预期的真实债务和表外规模的实际情况。
房企沉浮,谁能无动于衷。但由于控股股东此前多次增持股份,加上旭辉控股多位高管采取了一系列支持行动购买自己的债券,旭辉的“不躺平”之战显得相当孤独和勇敢。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9月8日,旭辉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78.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的51.54%;自6月份以来,旭辉控股执行董事陈东彪和首席财务官杨欣共斥资954万元在二级市场购买了国内公司债券。
9月28日晚间,旭辉控股发布自愿公告,披露旭辉控股此前对天津项目进行了股权信托融资。但受当地房地产市场影响,本项目开发销售进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本信托产品的现金分配。旭辉控股表示,正在与该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旭辉控股在公告中还强调,9月27日的内部信中提到“虽然账面上还有300多亿现金,但大部分不能满足企业的合理需求”,并不暗示公司资不抵债,但300亿是未经审计的金额,大部分是与旭辉控股房地产业务项目开发相关的资金,包括限制性预售资金。
旭辉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