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俊
重点大象:
虽然双11已经开始预售,但由于多个网民的反馈,华为OPPO等多种手机都出现了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
这种行为在历年双11中多次被禁止。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及时收集证据举报,监督部调查后也应严格依法处理。
又是一年一对的11,又到了“买买买”的时候了。
一般来说,双11商品比平时便宜,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基本规则。但是,很多网民表示,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手机等商品出现了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最终价格比平时更高,引起网民的吐槽:“双11的坑太多了。”
有人指出,自营的多部手机先上升后下降
一位网友说,他打算购买OPPO Reno 8,他早就把商品放在购物车里了,没想到会看到“好戏”。(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10月16日价格为2099韩元,10月18日价格为2069韩元,降价30韩元,这位网民暗自庆幸,准备再等几天。最终,10月19日价格上涨到了2469韩元,到10月24日双十一预售举行之日为止,价格降低到了2299韩元。虽然价格比前几天便宜一些,但比10月18日仍然贵230韩元。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另一位网民计划购买的华为mate 50 pro上。从网民截图来看,华为mate 50%这款手机10月18日打折的价格为6999韩元,10月21日价格为7099韩元,已经上涨了100韩元,10月24日价格为7299韩元,再次上涨了200韩元。
相比之下,这部手机在一周内涨价了300元。
在公众印象中,双重11的价格比平时便宜。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没有刚上市的时候买的是“晚买就打折”。平时以同样的价格买的话,比“买早就享受早”好。
事实上,不仅在手机上,在其他类别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一位消费者告诉《财瞭》,以前没有做过双11的热闹事。因为害怕麻烦,所以不想抽出时间买东西。最近商场促销短信的轰炸,我想买一双喜欢的鞋,但发现11双的坑太多了。
“放在购物车里的一双鞋打折后也只有400多只。昨天进去一看,上升到600多个后,各种跨平台整体减少了500个。如果我亲眼看到的11双鞋反而涨价了,我真的不相信商人这样违背良心赚钱。”
更有甚者,微博网友表示:“因为要提高价格,所以不要做11次。我能按日常价格买东西吗?”吐露说。
各种规定没能根除商家的“日常”
从2009年开始,双十一到现在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但是,在过去的14年里,涨价和降价等促销套路层出不穷。(莎士比亚,温斯顿,价格,价格,价格,价格,价格,价格)。
201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当年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追踪调查体验报告。该调查包括16个网络购物平台,共选定了668个商品,选定了服装鞋帽手机数码等9大类别。从10月21日到11月21日,体验人员通过截图等方式详细记录了各商品的价格变化。从价格记录统计结果来看,在主张参加双重11促销的539个未售出商品中,即使在11月11日,以“双重11”的价格以下购买促销商品的比例也达到了78.1%。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督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专门提到了严格的监管促销行为。为了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以“先涨价后折扣”虚构成本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进行促销。
10月,上海市场监督局宣布,在“双十一”期间,为了规范互联网集中促销经营行为,召集上海重点电子商务企业提出了八方面的合规要求。首先是促销规则更透明,更容易理解。禁止以“虚假折扣”“虚假定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进行促销。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进行虚假或引起误解的宣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必须注明定价。经营者有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赔偿损失,增加赔偿额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额的金额少于500韩元的是500元。
“他们还让一些商家产生侥幸心理,被经济利益驱使,冒着风险侵犯消费者权益。陈音强说。
他建议,治理这种促销方式应发挥消费者监管部门等多方共治的作用。消费者遇到“先涨价后降价”的这种现象时,一定不要选择吃哑巴亏,要及时向执法机关提供线索。监管者确认后,必须严格依法处理,让不法商人感受痛苦,付出非法代价,对其他经营者也有冲击作用。
发表评论